2018-10-27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于正式通车。
这座历时9年建设的巨大工程,不仅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座新地标,更是一张新的“国家名片”。宽凳科技高精地图采集车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成为首批登上港珠澳大桥的社会车辆。
跟随着宽凳科技,看看高精地图采集车镜头下美丽的港珠澳大桥。
在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的前一天,宽凳科技的测绘工程师们就已先期抵达珠海。第一站,来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咨询次日社会车辆上桥情况。
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测绘师连夜对高精地图采集设备并进行调试,争取在24日9点能够第一时间上桥测绘。
10月24日早上8点20分,宽凳科技的测绘师们就已经登上了通往港珠澳大桥的珠海连接线,并完成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8点30分,到达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口岸现场已经很多人在排队等待过关,大家都期待见证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风采。
宽凳采集车在完成了所有的通关手续之后,穿过港珠澳大桥收费站,就正式进入了大桥主体部分,开始正式的高精地图采集工作。
这是港珠澳大桥唯一一座收费站,去往香港方向先收费,而由香港过来的车后收费,收费车道均支持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和人工收费(MTC)功能,费用是150元/车次。
港珠澳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通行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过了收费站,宽凳采集车会分别会经过九洲航道桥、江海航道桥和青州航道桥。透过车窗看到两边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波荡漾,非常壮观。
今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来袭,当时的港珠澳大桥刚刚完成验收。台风过后,大桥安然无恙,用事实证明了,大桥的建造质量世界一流。
宽凳采集车在桥上行驶大约20分钟左右,就到达了海底隧道入口处,在隧道中穿行约6分钟,再次到达桥面。虽然偶有GPS信号缺失的情况,但是也完全不影响高精地图的采集工作。
港珠澳大桥的青州航道,设计元素使用了“中国结”。
值得一提的是,大桥通过的海域除了是运输最繁忙的区域,还穿过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为此在规划和建设时进行了专门的考虑,最终不仅实现白海豚的零伤亡并且“不搬家”。
由于港澳与内地的通行规则不同,港珠澳大桥上采用内地的右侧通行规则,车辆到达香港或澳门口岸后按照交通标志即可完成左右侧交通转换。
高精地图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宽凳科技在市场的博弈中一枝独秀,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高精地图系统研发、规模化生产、以及对前沿科技及合作伙伴开展多种合作模式的探索。本次出征港珠澳大桥,宽凳科技所采用的采集设备是由创始人兼CEO刘骏亲自设计,每一个衔接口都做到严丝合缝。港珠澳大桥通车的上午,珠海下起了小雨,不过宽凳采集设备将防水做到极致,即使是阴雨天气,也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目前这种设备已经是第三代了,并且还在不断的进行研发与迭代,以求测量精度更加精确。
另外,宽凳科技在地图采集过程中充分运用AI技术,以车载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为基础,跟随车辆快速连拍多张照片,形成大量数据,再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完成车线识别、特征点提取、构建车道的网络拓扑以及制作各种地物,包括人行横道、标线、交通标志等。目前,宽凳科技的地图分析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基本上不需要靠人力再去完成地图的标记、同步等工作。
这张高精地图完成后将是目前唯一一张将港珠澳大桥的路灯等基础设施,包括经纬度、道路标志、从起点到终点甚至是道路上的虚线都有标记,累计有几百种属性。也就是说,有了这张高精地图,自动驾驶车辆就可以在港珠澳大桥上自由行驶。